热门直播
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综合

真正的国庆硬通货:比赛门票

时间:2025-10-05 16:11:45 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


一张WTT中国大满贯的门票,成了近期乒乓球迷间的「硬通货」。

即便在具体赛程尚未完全公布,球星名单仍存悬念时,球迷们的观赛热情也丝毫未减——在「开盲盒」式的购票体验下,官方渠道门票几番开售即「秒光」,二级市场价格节节攀升,一票难求成为常态。


氪体摄于2025WTT中国大满贯

不只是乒乓球,同样在假期前后举办的中网、上海大师赛以及武汉网球公开赛等重量级赛事,体育迷的观赛热情也居高不下。

面对这样的情况,各大赛事的转播平台与旗下赞助商,开始以手中稀缺的票务资源为支点,在并不算陌生的「赠票」和权益打包销售等形式之下,挖掘不同玩法,为赛事价值扩展提供了更多思路。


在演唱会、音乐会等多个消费场景,赠票已是常见的操作。

不论是请「大佬」或名流站台,还是送给媒体、亲友的「人情票」,亦或是给合作方、赞助商留出的「资源置换票」……尽管背后的考量不同,可预留门票已成主办方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同样地,在体育赛事运营中,也会有一定数量的球票通过不同形式被赠出。当我们在社交媒体键入「体育赠票」并搜索时,就会发现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中超乃至此前爆火的苏超皆有赠票活动。

然而,在「赛事赠票」等相关话题之下,WTT近期的刷屏率和讨论热度无疑是「断层式」领先。

其中,库迪咖啡在社交媒体仅用一张门票,就能轻松吸引来2800多名球迷,晒单、评论乐此不疲。要知道,即便是曾引得全民围观的「苏超」,中签率仍在10%-30%之间——仅从概率来看,乒乓球赠票「上岸」难度可谓是独一档的存在。


那么,明知概率很小,球迷们为何还要不吝时间、精力寻找各种赠票活动并参与其中?还是因为WTT太过火爆,门票始终「供不应求」。

从数据来看,去年首次落户北京的WTT中国大满贯吸引超过63.5万人进入首钢园,带来近6000万票房收入,累计收视人次达到5.4亿,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1亿。这背后,是国庆黄金周与孙颖莎、王楚钦、王曼昱、莫雷加德、迪亚兹等国内外球员流量井喷的「天时地利人和」。

热度延续到了今年。票务平台上,2025WTT中国大满贯两个场馆累计「想看」人数逼近100万人,热度不输同期举办的多位知名歌手演唱会。

二级市场的反应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部分转售平台已出现明显高于票面价格的门票转让信息,且溢价还在持续攀升。

即便主场馆「八极场」相比去年增设了300多个座位,观众容量提升约10%,门票供给仍无法满足球迷观赛愿望。


WTT现场,镜头默契对准知名球员


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 在 中网、上海大师赛等同期赛事—— 高价档位、热门比赛日门票早早售罄,社媒挤满了询问售票渠道、补票日期的网球迷们。

事实上,正是这样的供需不对等,推动着球迷们对赠票活动表现出超高热情,同时也催生出传统票务体系之外的多种玩法。


面对抢不到的官方票,二级市场的高溢价票,无奈的球迷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全网寻找赠票、抽奖以及其他入场渠道。

而此刻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平台、赞助商以及赛事方拿出的不同玩法。

其中,WTT的官方转播合作伙伴咪咕,深谙乒乓球迷的核心需求。在赛事筹备阶段,咪咕便推出了「观赛礼包」产品,将WTT门票与全站会员权益进行捆绑销售。至于其他余票,咪咕也采用了相似的形式,球迷在官方渠道下单乒乓球年卡会员后,可以通过抖音、小红书和企业微信在不同时间抽取门票。

对转播平台来说,这样的策略不仅在互动中提升了与球迷的黏性,还可以巧妙地将票务需求转化为平台用户增长动力。


图源:咪咕视频社媒

另一边,正大食品和库迪咖啡等食饮品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等作为赛事官方合作伙伴则采取了更贴近消费市场的策略。

据正大食品官方社媒公布的信息显示,球迷在官方小程序购买指定组合产品,即可参与WTT门票抽奖活动。这种「购物赢门票」的模式,既刺激了产品销量,又借助WTT赛事的超高人气实现有效露出并提升了品牌在球迷群体中的好感度。

与此同时,包括库迪、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更多合作方则选择了社交媒体互动的路径,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媒平台,发布诸如「关注+转发,抽球迷送WTT门票」的活动层出不穷。


图源:库迪咖啡 正大食品社媒

这样的抽奖活动并不局限在本站北京赛事——对百岁山这样的WTT全球顶级合作伙伴来说,从欧洲大满贯到澳门冠军赛等均有对应赠票,每逢比赛开票,球迷涌入品牌社媒点赞、评论等待抽取门票已成「惯例」。

不难看出,面对乒乓球运动的特殊市场环境,不论是中国大满贯单站还是WTT全球赞助商都早已开始重新审视手中票务资源的价值,并衍生出一系列贴合自身需求的「门票+」玩法。

视线转向网球赛场,除这样活跃在社媒的赠票抽奖活动外,常见的还有门票与资源权益「打包」出售的形式。

正如中国网球公开赛将40余个座位包装成「赛事互动专区」:在此能与可可·高芙、辛纳等顶级球员近距离接触,并有机会获得签名、毛巾和比赛用球,即便价格从1680-4280元不等,依旧有球迷愿意买单。


中网「赛事互动专区」详情 图源:中国网球公开赛社媒

从五花八门的赠票抽奖,到门票与球员互动资源「捆绑」,从赞助商到主办方,这些尝试表明越来越多主体意识到门票作为资源的稀缺性。

在此背景下,赛事参与各方早已不仅满足于把门票卖完,而是希望通过更多合作和有创意的形式,深度挖掘门票资源的潜力。


以小见大,透过WTT中国大满贯这一难得的窗口,我们能看到的还有前文提及的网球、足球以及近年来逐渐升温的马拉松等项目,同样有门票或名额赠送的多种玩法。


与多个赛事由合作的百岁山常有门票、马拉松名额抽奖活动

可事实上,相较这些现象本身,其背后埋藏的体育产业逻辑更值得探讨。

最直观地,对球迷群体而言,更多样的门票获取渠道,无疑增加了现场观赛的机会。尽管其概率较小且需要付出一定时间甚至金钱成本,相比二级市场的超高溢价,这些途径仍然具有可观的「性价比」。

从赛事方的角度出发,门票的丰富玩法实际上扩展了赛事本身的商业价值。对任何体育项目来说,赛事价值不仅在于门票销售和转播权收入,还体现在其给赞助品牌带来的效益——当赞助商能够通过门票资源实现促销、获得流量和讨论量等营销目标时,赛事本身的吸引力就变得更加具体和可量化。

正如WTT、中网、上海大师赛以及各大热门马拉松,当门票与名额足够稀缺、足够有价值,甚至能成为与赞助商置换资源的谈判筹码之一。

对赞助品牌而言,赛事门票和名额的稀缺性使其成为与球迷,同时也是潜在消费者互动的绝佳媒介。在常规广告投放效果日益衰减的背景下,品牌们有机会与高热度体育赛事结合,通过设置合理的参与门槛,更大程度触达目标或潜在消费人群,最大化利用手中资源的价值。

当然,这样的玩法离不开高度发达的社媒环境。

仅看向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围绕赠票的讨论俨然成了赛事热度一部分,球迷们不仅关注比赛本身,也对如何获得观赛机会充满兴趣。这种围绕门票的二次传播,在为自身平台带来人气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与体育行业的联结深度。


依托社媒抽奖渠道而活跃的赠票活动

显然,这是一套可能会使多方受益的玩法,但与此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是透明度和公平性。任何涉及门票抽奖或资格获取的活动,都离不开严谨的规则和监督机制,避免引发大家对暗箱操作的质疑。

其次,社媒为这套玩法带来的既有便利性,还有不可忽视的信息过载风险。随着更多赞助商加入门票营销行列,繁多的活动内容、参与方式可能让球迷感到困惑,甚至错过很多机会。因此,整合信息,及时向球迷传达清晰的参与指南,需要赛事方和赞助品牌共同协调。

另外,是使用此类门票和名额现场参与赛事涉及的一些细节。例如,球迷通过捆绑商品或随机抽奖等不同渠道获得的门票,是否会在观赛权益和现场体验有所区别?这些是否会提前说明?赞助商需要与赛事方提前沟通,确保门票和权益的匹配,避免出现权益缩水或现场混乱的情况。

挑战之下藏着巨大机遇。一套透明且有序的赠票、打包售票体系,带来的将是球迷、赛事方、赞助品牌以及社媒平台多方受益的局面——当赛事IP价值能够通过多渠道扩散,并被参与方以更多方式成功变现时,整个生态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都会有效增强。


氪体摄于2025中国大满贯

眼下,随着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国庆热门赛事陆续揭幕,多场围绕门票的「争夺战」也暂时告一段落。可小小门票背后的「大文章」,更值得深思。

一场围绕赛事资源分配、价值创造和用户体验的深度变革,正在发生。




上一篇: 向鹏43战胜雨果卡尔德拉诺,晋级中国大满贯男单四强

下一篇: WTT中国大满贯曼曼组合女双登顶

热门TAG

明年 北控 乔丹 比尔 亚历山大 高诗岩 马德里竞技 阿斯顿维拉 梅西 博洛尼亚 沧州雄狮 格鲁吉亚 帕尔马 伊斯佩 阿勒泰瑟美 北西兰 累西腓体育 凤凰重生 阿德莱德彗星 奥林匹克金威 日职丙 耶夫勒 EIF埃克纳斯 奥勒松 COTIF杯 直播足球 英超视频直播 jrs直播网 免费英超直播 挪超直播 挪超 皇马比赛 日本j联赛直播 西甲比赛直播 百事通nba直播 西甲视频直播 nab直播 世界杯在线 科比81分全场比赛 卫视体育台湾直播 纬来体育在线直播 在线nba nba在线高清直播 nba在线直播无插件高清免费直播 上海体育直播 nba从播 篮网比赛直播在线观看 nba火箭比赛直播 亚冠文字直播 大连文体频道在线直播